近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广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草案)》,其中规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经营单位不得免费向消费的人提供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卫浴用具等一次性消费用品。”此规定一出,再次将外卖一次性餐具是否收费问题推至公众舆论场。
外卖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如何,对城市环境又有怎样的影响,到底如何管理和规范其使用?就这样一些问题,华商报记者对西安的外卖市场做了走访调查。
几天前,在西安高新区上班的李女士叫了一份外卖,打开用餐时发现,和外卖一起的各样餐具就有六七样。“除了筷子,还有勺子、牙签、餐巾纸、湿巾,还有一只小汤杯。”李女士说,这几样餐具还用一个牛皮纸做的套子装起来,真是很细致。但让她感到可惜的是,用完了餐,这一堆东西就都成了垃圾。“一次性餐具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一些塑料制品还易造成环境污染。”李女士说,这事给她一个经验,以后在包里随身就带一套餐具,再叫外卖,一定叮嘱店家不要给配餐具了。
与李女士对一次性餐具的感受不同,90后小郑对这样的配套早已习以为常。“一次性餐具提供了方便,减掉了洗涮程序。”他告诉华商报记者,在他身边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经常叫外卖,对于外卖一次性餐具也认为是必要的“标配”。
华商报记者走访了西安城区的几家带外卖的餐馆,发现一份外卖除了盛饭菜的餐盒,都配有一次性餐具,这些一次性餐具的质量参差不齐。
位于曲江大道的一家中餐馆里,店员将几份打包好的外卖交给快递员。华商报记者发现,每份外卖里都配有一双竹筷、一只小塑料勺子和一份餐巾纸,店主和记者说,饭盒是收费的,配的一次性餐具是免费送。在另外一家店里,店家只给配了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纸,并没有勺子,筷子质量看着较差。华商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外卖一次性餐具相关商品信息有万余条。除了搭配品种、所用材质不一样,价格也同样是有高有低,像一只一次性塑料勺子便宜的只要几分钱,贵的则要几角钱,价格差距超过了十倍。百度外卖公关部梁女士在接受华商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百度外卖的餐具都是由店家提供的,公司对此并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一般都配送一次性餐具,包括筷子、勺子等,但选择什么品牌由店家来定。”
中国外卖相关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按照这种消费方式,每周至少送出4亿份外卖,由此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物。
采访中,一位在小区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感叹道:现在的垃圾桶里有三分之一都是带着汤汁的餐盒和塑料袋!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副处长刘建斌介绍,近一两年,外卖餐盒及一次性餐具形成的垃圾占比明显增长。目前市场上大多是透明的纯聚丙烯(PP)材质的一次性餐盒,理论上虽然能够循环利用,但一次性餐盒大多沾满油污,一定要经过清洗等工序,如果清洗废水净化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另一方面,如果将其作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则会造成新的“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
随着外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已出台相关法规限制一次性餐具使用,收费已是备选项之一。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草案)》消息一出,各方反响强烈。家住西安曲江新区的张先生认为收费并不能制止消费者不用一次性餐具,反倒让我们消费者多花了钱。陕西省行政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王彩梅说,此规定让她想到了此前的“限塑令”,“到现在塑料袋大家都还在用,只不过要花钱买。”她认为,向一次性餐具收费和“限塑令”类似,政府的目的都是希望以此加强环保,但可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她表示,解决一次性餐具造成的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在使用的材料上下功夫,多用污染小的材料和可降解材料。
采访中,百度外卖的梁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们也倡导店家多用纸质的餐具和更环保的餐具,努力减少丢弃的一次性餐具形成的污染。
据了解,“饿了么”也准备在其App的订单上推出更多选项,如果消费者选择不需要某些餐具,可以在备注中填写,比如可以选“不要筷子”、“不要牙签”、“不要勺子”等,减少不必要的餐具浪费。
“店家之所以不用更环保、可降解材料的一次性餐具,是因为这种餐具要贵得多。”王彩梅表示,解决之道还在于让更多的消费者使用环保型替代品,在这方面政府能够最终靠税收杠杆等政策,鼓励以可降解的纸浆餐盒替代现有的塑料餐盒。在推广使用上,则可通过政策杠杆,适当降低环保型替代品的使用成本。 华商报记者张小刚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